P1 宜州下枧河风光

山歌好比春江水,三姐如行下枧河。
站在桥头寻妹影,听哥唱上几千箩。
4月22日行程的目的地是柳州,中途顺路去趟宜州。从河池驾车出来很快就驶入汕昆高速,穿过宜州城,跨过龙江,先来到刘三姐故里景区。这个景区坐落在龙江北岸,其下有码头和游船,而此时这里正大兴土木,见此状,我们就驱车直奔下枧河畔的刘三姐乡了。
下枧河是条美丽传奇的河,它位于宜州市城北四公里处,刘三姐的家乡就紧靠在河湾东北的山坳里。秀美的下枧河流淌着刘三姐传奇的色彩,蜿蜒委婉地转向东南,与龙江一道汇入柳江,潺潺的水声涌颂着优美淳朴的山歌旋律,传遍广西的山山水水,传遍祖国四面八方。
刘三姐门前的这条河河水清澈见底,河岸奇峰俊秀,全程水路有十二公里,沿途峰峦叠翠,翠竹依依,有歌仙留下的很多遗迹,如传歌台、定情树、手巾岩、望妹石等,往下游去还有著名的壮估老景区。
从歌仙桥畔走下河堤,刘三姐的石雕像站在河边的榕树下迎接我们。一位壮族姑娘引导我们乘上竹排。逆水行舟,穿过下枧河上的歌仙桥,船家边掌舵边唱起山歌,“山歌好比春江水也……”,优美的歌声伴着马达“突突突”的响声轻柔地回荡在绿色的山谷中。西岸有座扁担山,崖壁上有段酷似半截扁担的印记斜插岩缝里,壁上还有一块手巾岩,是一方形似手帕的石叶,这两个物件相传是歌仙刘三姐打柴的“扁担”与“汗巾”。这座山也叫歌仙崖,是刘三姐遇难升仙的地方。据记载,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,出生地是唐时的下枧村。刘三姐自幼喜爱唱歌,因父母早亡,便以砍柴种田为生。村里的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聪明美丽,能歌善唱,想霸她为妻,遭拒绝后请了三秀才,企图以对歌的形式羞辱三姐,反倒被三姐唱得馨腹结舌,落个惨败。面对刘三姐与阿牛的纯真恋情,莫怀仁心生歹计,趁三姐砍柴之机抢她回家,威逼利诱;最后,歹毒的莫怀仁用禁歌方式迫害刘三姐,未能得逞,便暗害刘三姐,将她从山崖上推下去,三姐掉进下枧河,遇浪而升,骑巨鲤飞天而去,成为天下第一的歌仙!
沿水路北行几百米,蔚为壮观的中枧大坝挡住去路,坝顶溢流的景观似漫天飞雪展现于眼前,浪卷银花,帘如飞瀑。船家迎着浪花、开足马力带我们在坝下兜了一圈,极近地体会了一把下枧河飞卷扑面、春江水欢叫如歌的清新之爽。这一带沿岸山体有很多瀑布或地下河水涌出,岩壁上还可见宋代道士化缘留存的遗碑。
这次来宜州由于没跟团游,没法参与在下枧河畔与三姐碰蛋定情、壮族背新娘与喝交杯酒的游乐项目,也没能在山歌的故乡体会扮作秀才与三姐对歌的情趣,不过,能来到三姐家乡,在美丽的下枧河上游历一番就非常知足了。站在歌仙桥上,环顾刘三姐生长和生活的地方,充满田园诗意的下枧河风光不禁让人浮想联翩,此时,刘三姐对歌的电影画面也一幅幅从脑海闪过,黄婉秋饰演的三姐形象活灵活现的浮现在眼前。换做现在,虽然没有了莫怀仁,可当年刘三姐和阿牛哥恩恩爱爱,砍柴捕鱼,唱着淳朴山歌,过着诗一样田园生活的景象还能再现吗?
就要离开刘三姐故乡了,我打着发动机,找到黑鸭子合唱的那盘CD,伴着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悠扬的和声驶离下枧河。“唱山歌来,这边唱来那边合喽那边合。山歌好比春江水也,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……”
P2 宜州龙江风光

P3 龙江刘三姐故里景区

P4 下枧河大桥

P5 龙江码头风光

P6 下枧河风光

P7 刘三姐石塑像

P8 歌仙桥

P9 下枧河倒影

P10 刘三姐乡

P11 下枧河桥影

P12 中枧大坝风光

P13 扁担山侧畔

P14 宜州山光楼影

背景音乐:山歌好比春江水 |
评论